豆浆大战是如何打响的?
2016-11-09

2008年“三聚氰胺”事件爆发后,中国牛奶行业是最大的输家,行业龙头企业蒙牛乳业(02319.HK)、伊利股份(600887.SH)损失惨重,历经几年时间才慢慢恢复元气。
而当牛奶让人闻之色变的时候,作为牛奶危机的最大受益者,豆浆产业快速崛起。包括豆浆在内的豆制品,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,销售额翻倍,越过150亿元关口;豆制品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从17家猛增到约40家。
在豆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间里,维维股份(600300.SH)却出人意料地一头扎进牛奶和房地产业务,白酒和煤炭经营“齐飞”,让人大跌眼镜,也为益海嘉里、永和大王等豆浆“后来者”在这个市场大展拳脚提供了机会。
豆浆井喷
在上海宝山区的一家甘其食包子铺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该店每天卖出自有品牌的豆浆300袋上下。这家2009年才创业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,在杭州、上海等地已开出150家以上的门店,每袋豆浆2元,按照每家门店每天销售300袋的水平推算,每年仅豆浆即可带来3000万元营收。
这家甘其食包子铺所在的路上,前有肯德基和东方既白餐厅,还有提供餐饮的全家便利店,后有价格更加接地气的超比馒头店,无一例外,上述所有餐饮场所都提供豆浆产品。
一位业内人士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中国从北到南的餐饮企业,特别是中式餐饮企业的遍地开花,为豆浆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。
上一页
下一页
●
●
●